电解法
 
电解法以氯化钠或氯酸钠为原料,采用隔膜电解技术制取CIO2,所用电解液可以是食盐溶液、次氯酸盐溶液和氯酸盐溶液。电解过程中,在阴极制得烧碱溶液和氢气,阳极获得CIO2、Cl2、H2O2及O3的混合物。早期的电解法直接利用双电极电解亚氯酸钠溶液(如美国专利2163793),大约72%的氯转化为CIO2,但也使电解液的pH值升高至11~12,产生以下反应,使CIO2的浓度迅速下降,从而失去利用价值。
 
 
图7-5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
 
2CIO2+2OH-→CIO4-+CIO2-+H2O
 
美国学者Kascur在专利USP5084149中改进了上述方法,通过在两电极中加入半透膜,保持阳极区的溶液pH值
在2~3,阴极区溶液在12~13,此方法制备的二氧化氯比较稳定。但此方法设备复杂,半透膜寿命短,故障率高,需周期清除副产物等,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使用。近年来,国内外学者通过改造电极组对方式,采用无膜电解法,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如美国学者Joseph Matthew Kelley在专利USP6306281B1中公布了一种稳定二氧化氣的制备方法,所涉及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如图7-5所示,装置可采用碳电极或方片电极作为阳极,阳极位于中间并用绝缘材料使之与阴极隔绝。溶液从底部管路输入,在两电极中通入3~10V的直流电压,设备顶部的缓冲系统用来控制二氧化氯溶液的pH值,使二氧化氯气体溶于低于10的溶液中,最后输出稳定二氧化氯溶液。装置省去了半透膜,采用低直流电源,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电解法制备二氧化氯的不足,为今后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。